宋海军在柑橘产业园查看“红美人”。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(记者余康庭)10月18日,宋海军和驻村工作队员、村“两委”干部一起,在柑橘基地里查看柑橘长势,做好秋冬季大棚田间管护。看着基地里的“红美人”柑橘树苗都长到了半人多高,大家笑得合不拢嘴。
以往,团强村村民大多依靠传统种植为生,收入微薄。去年7月底,武汉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团强村后,开始谋划为村子引进产业,“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,产业兴则乡村活”。工作队经过调研发现,村里土壤深厚、肥沃、疏松,有机质含量高,十分适合栽种水果,发展采摘游。于是,工作队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,盘活土地资源,在传统粮食种植的基础上,引进“红美人”柑橘品种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团强村“红美人”柑橘产业园。
经过一年多的发展,目前,村里的8亩“红美人”柑橘采摘产业园已落地生根。宋海军介绍:“产业园已初步实现‘一年保成活’,按照‘二年见成效、三年达丰产’的规划,‘三部曲’走完后,园区可为团强村提供每年1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。”
“柑橘产业要不断发展,还要学会与时俱进,通过改良品种,加强管理,才能保证质量和产量,村民的收入才有所保障。”宋海军说。为此,村里一方面通过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,采用“村党支部+工作队+村民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紧密将村民和果园“团结”起来,流转土地的村民有收益,农忙时聘请村民管护柑橘也可以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。同时,专门成立武汉市团强绿色农业有限公司,配套销售成熟后的“红美人”柑橘。另一方面,村里还不定期邀请市、区农技专家来村里授课,学习、交流柑橘管理和改良品质的最新技术,做精做细柑橘产业。
如今,通过发展柑橘产业,村民们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更有信心,不少村民在产业园区务工挣钱的同时,自学“红美人”种植技术,准备来年尝试种植。
宋海军和村“两委”干部商讨团强村美丽乡村农旅融合发展规划。
有了产业,驻村工作队还带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,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。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环境提升整治中的引领作用,在村里开展垃圾分类、庭院整治、文明好事评选等活动,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。今年国庆节前,村里还完成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,村庄各项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,让村民住得更舒心。
“如今,周围村湾不少村民都来我们村游览观光,在外工作的村民周末也愿意开车回村里,新铺的柏油路上欢声笑语,热闹得不行,还有不少人拿着手机拍抖音,推介我们这个美丽乡村。”村民胡咏国自豪地说。
“未来,我们将结合‘红美人’柑橘采摘产业园项目,推动农旅融合发展,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奋进前行。在这里,让大家能看美丽乡村、观田园美景,也可以来柑橘产业园邂逅‘红美人’,体验采摘乐趣,品尝生态农家菜,感受乡野慢生活。”宋海军说。